首页 智能硬件正文

被残奥会整破防-残奥会上,哪些瞬间让你破防

wangchaowh 智能硬件 2023-08-20 19:56:54 70 0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8篇

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是由中国举办的国际性残疾人奥林匹克赛事,将于2022年3月4日开幕,3月13日闭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冬残奥会 观后感 心得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和“雪容融”。

当我看到它们的那一刻,就深深地喜欢上了,简直可爱到了极点,萌翻了我的双眼,我好想拥有它们啊。

仿佛把我带入了梦境,我感觉冰墩墩和雪容融突然来到了我的身边。

它们架起我的双手飞出窗外,直奔崇礼滑雪场,俯身望去一片白茫茫,银妆素裹的滑雪场十分耀眼,我激动不已。

它们把我轻轻地放下:“莹莹小朋友敢不敢挑战一下运动员的滑雪项目?”我看着它们俩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我连忙点点头,我们三个穿戴好滑雪服和护具开始了滑雪大冒险。

因为没学过滑雪,我双腿发抖。

内心打起了退堂鼓,冰墩墩说:“放心吧,由我护着你不会让你受伤的,你要勇敢一些哦。

”雪绒绒微笑着举起我的手,开始教我怎样滑雪。

在它的耐心教导下,我很快掌握了滑雪要领,顺利地滑了起来。

冰墩墩和雪容融带着我越滑越好,我们在赛道上飞驰,身后留下一串串欢声笑语。

时间过得飞快,我甜美的滑雪梦也逐渐清醒,要到了说再见的时候,它们把我送回家。

我一步三回头不舍得它们,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冰墩墩和雪容融笑着说:“不要难过,好好学习,锻炼身体,2022年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我们一起去冬奥会观看各个国家运动员的比赛,好不好?”“好,一言为定!”,我拍手叫好,抬头一看,它们已经飞走了。

我暗下决心,为了我心中的那个梦想,为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约定,我要发奋学习。

2022我们崇礼见。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2 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了你们。

当我第一次看到你们可爱的样子,知道你们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的时候,心情很激动,特别想和你们做朋友。

冰墩墩、雪容融,你们是纯洁、坚强、美丽的象征。

我要在学习中学习你们做任何事都永不言弃、坚持到底的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你们面对生活那种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从爸爸口中得知,奥运赛事既体现 出国 家的民族精神,更体现出人类自身的顽强与拼搏。

这样的顽强,这样的拼搏,正是我们少年 儿童 应该习得的好品质。

你们的纯洁与善良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好品质。

做人,就应该从小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挫折,顽强不屈,努力向上,这样才能成为祖国的接班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了解了你们的 故事 ,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现在努力学习科学 文化 知识,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建设好祖国,为人民服务。

做一个纯洁、善良、顽强拼搏,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

另外,我也真心希望2022我们可以相遇冬奥会,亲身感受赛事的精彩。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3 冰墩墩和雪容融是中华儿女们卓越的智慧结晶,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土特产”。

他们带着使命在全国各地选拔优秀的冰雪运动员,记录下各地美好的事物,并把它们展现出来。

这不,他俩走过了千山万水,来到了我的家乡——新疆。

冰墩墩穿了一件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套,戴了一个富有能量的彩色能量环,它憨厚、可爱的形象是冰雪运动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而雪容融头戴和平鸽帽,身穿象征团圆、喜庆、收获、温暖的红色灯笼装,胸前散发的光芒,可以驱散冬季的寒冷,温暖身处逆境、身残志坚的运动员的心。

我带他俩游了亚洲最大,我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
中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草原上鲜花争奇斗艳,牲畜游荡,策马奔腾,场面壮观;
去了水怪出没,世界最美湖泊“喀纳斯湖”;
来到了王母娘娘祖庭“天山天池”;
走过了新疆宝石最大产区“可可托海”;
进入了世界最大规模陨石群,鬼斧神工的峡谷景区“五彩城”…… 我们感受到了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我们品尝了新疆各地瓜果美食,领略了新疆各民族的民族风情习俗。

冰墩墩说:“新疆的食物美、草原美、山美、水美、人更美,我要把新疆的美景带进中国走向世界。

” 雪容融说:“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这里的人民健康向上,彼此尊重,情谊浓厚,我要把新疆的民族精神传遍世界。

” 他们在新疆选拔了许多优秀的冰雪 爱好 运动员,正在夜以继日的努力练习,为的就是能在2022冬奥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他俩手拉手带着新疆的“土特产”恋恋不舍地向我告别,向新疆告别,从他们身后响起“我走过许多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歌声在空中久久地回荡。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4 冰墩墩是我国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吉祥物。

冰墩墩长得像我们中国的国宝。

这个“大熊猫”契合了冰墩墩的名字:友好可爱。

它外面还包裹着厚厚的冰壳,显得纯洁又坚强。

它左手掌心还有可爱的心型图案,是在热烈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它不光像熊猫,还是科技熊猫,像极了太空人,它可以引领我们到达新时代呢。

它真是太可爱了! 雪容融是我国北京2022年残奥会的吉祥物。

它外形像一个大灯笼,全身红彤彤的很是喜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头顶上的如意造型,象征着吉祥幸福。

下面有很多小鸽子连在一起,我心想:和平鸽一定代表着全世界朋友们的和平友谊。

它的身体发出红色的光芒,点亮了梦想,温暖了世界,体现出运动员们的有爱、勇气和坚强。

雪容融真是温暖又可爱的小吉祥物!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5 新年伊始,姥爷送了我一件珍贵的礼物——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吉祥物,我兴奋的把它捧在手里,仔细的欣赏着,精致的盒子包裹着两个可爱而胖呼呼的小家伙,它们就是冰墩墩和雪容融。

冰墩墩是以我们的国宝熊猫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两颗炯炯有神的双眼闪闪发光,它身上包着一层冰晶外壳,可爱的熊猫造型与晶莹剔透的冰晶外壳,相互映衬,深刻体现了冬季冰雪皑皑的特点。

在它那冰雪运动的头盔里面流动着明亮的彩色线,则象征着5G高科技,手掌中小巧的爱心代表着全国人民欢迎世界朋友的热情。

第二个便是雪容融了,它是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是以中国红灯笼原型创作,在它头顶部造型代表的如意吉祥、幸福,和平鸽与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脸部雪块既代表“瑞雪兆丰年”又凸现它的可爱。

渲染了2022年 春节 的节日气氛。

最独特的是通红的身体发出金色的光芒,这代表了点亮梦想便温暖了世界。

总之,在这充满寓意的冬季,两个小吉祥物分别体现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与友爱、勇气、坚强。

通过这两个吉祥物,我也体会到我国科技发展力的强大与我国人民团结、友爱坚强的精神品质。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6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正在家里认真地做作业,突然,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飞到了我的身边,说:走!我们带你去看冬奥会!太好啦!我丢下作业,跟着他们一路向北飞到了北京。

到了冬奥会的现场,我简直惊呆了,太壮观啦!环顾四周,观众席上人山人海,座无虚席。

这时冰墩墩说:我们一起来参加冰球比赛吧。

我和雪容融开心地说:好啊!雪容融说:那我们快去换比赛服吧!我说:好的,马上就来。

我们的比赛对手是中国的老朋友俄罗斯队,我们相互认识后比赛开始了。

一声哨响,冰墩墩先发球,他把冰球传给了雪容融,突然,俄罗斯队来干扰,幸好雪容融接得及时,把冰球传给了我,我再用力一拨,终于把冰球推进了球门。

我们队赢了,大家欢呼雀跃。

正当我高兴地时候,耳边传来妈妈的催促声:快起床啦,要迟到了。

我睁开眼一看,原来这是一场梦啊! 真希望我能梦想成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观看冬奥会比赛,和冰墩墩、雪容融一起为中国加油,为中国喝彩!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7 夜幕降临了,天空中繁星点点,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我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梦境中到处都是雪白雪白的,我在雪地里高兴地踩着雪,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正当我玩得欢快的时候,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呼喊我的名字,我扭头一看,一只憨态可掬、健康活泼的`大熊猫正我走来。

我高兴地惊呼起来:“哇,是冰墩墩!”他可是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呢!我做梦都想一睹他的风采,今日可算是看到他的真容了!要是能和他一齐做游戏那就更好了...... 正当我口水直流、浮想联翩的时候,冰墩墩已经来到了我的面前。

他朝四处看了看说:“小朋友,就你一个人玩吗?”我愣愣地点了点头。

他有礼貌地说:“天气这么寒冷,你愿意和我一齐锻炼身体吗?”我吃惊地问:“为什么我们不是一齐玩雪呢?”冰墩墩严肃地回答:“你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于你们来说,强身健体和学习文化知识是关键。

此刻你们普遍“眼镜化”,并且由于你们体育锻炼少,身体健康程度有所下降,你们必须要锻炼好自我的身体。

”我听了冰墩墩说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因为我平时在生活中只明白吃喝玩乐。

随后我和冰墩墩一齐做起了 健身操 。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闹铃声把我从梦中叫醒了,而冰墩墩也已经不在了。

可是他的那句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它将成为我的座右铭指引着我前行。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8 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带着它的好朋友“雪容融”来了,它们开启了一段神奇的旅程。

它们的第一站,来到了长城,只见长城像一条巨龙盘绕在神州大地上,“冰墩墩”和“雪容融”像到过长城的每一个人一样,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

突然,它们变了脸色,原先是有人在长城的城砖上画上了一个爱心,里面还写了两个人的名字,怪不得它们会生气呢?原先这些人不讲礼貌的行为破坏了历史的结晶,真替他们的不礼貌的行为感到羞耻。

它们的第二站,来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它们欣赏着“丝绸之路”上的这座艺术宝库,它们感慨着人类的智慧与恢弘。

突然它们听到一个小女孩喊“妈妈,我要那个彩塑。

”只见妈妈蹲下来,耐心的对小女孩说:“这是我国珍贵的文物,是五千年瑰丽的文化,任何人都不能破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职责保护好它不受伤害。

”小女孩听后,似懂非懂的挺起小胸脯,俨然一个小士兵的模样。

看到那里它们满意的笑了。

它们又去了奔腾的黄河、巍峨的泰山、华夏礼貌的摇篮平遥、美丽的丽江。

它们的最终一站,来到了我们的学校。

看到每一个学生在认真努力的学习。

下课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给我们讲它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最终它们倡议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要做礼貌的使者,保护好我们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建设更完美的家园。

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感悟8篇相关 文章 : ★ 2022冬残奥会观后感感悟8篇 ★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感悟8篇 ★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北京2022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6篇 ★ 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精选10篇) ★ 2022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精选7篇) ★ 2022冬残奥会心得观后感范文6篇 ★ 央视北京冬残奥会观后感心得5篇 ★ 冬残奥会优秀观后感10篇 ★ 北京冬残奥会个人观后感(最新10篇) 。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

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1000字(精选8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冬残奥会开幕式2022观后感1000字(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1   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一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这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一个人的手掌中。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的标志。

掌心的标志,寓意着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

这一画面,成为本届冬残奥会的经典时刻。

  8名旗手手执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入场,升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唱国际残奥委会会歌。

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宣誓。

  火炬传递仪式开始。

8名火炬手全部为残疾人运动员,在体育场中高擎火炬进行最后的传递。

本届残奥会点火方式仍然是由最后一棒的手持火炬转化为主火炬。

  还是那片“大雪花”,还是那束微火。

不同的是,点火的人不一样了。

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是盲人运动员,摸索着在大雪花中放置主火炬,全场观众大声为他加油喝彩。

凝聚团结、友谊、进步的主火炬点燃,开幕式热情迎来又一波新的高潮。

  开幕式导演沈晨说,“我们用了最大胆的方式,邀请一位盲人运动员来点火。

到目前为止,在我所了解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还没有过盲人运动员点火的先例”。

  火炬嵌入雪花火炬台,微火留在所有人心中。

从这一刻,我们一起守护这心中的一捧微火,一起守护这触手可及的一片光明。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命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完美无缺,能够心怀炽热之情,唱响生命之歌,勇敢挑战极限的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

每一个勇敢、坚定的追梦人都了不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为了梦想,他们一路坚持,不惧风雪;
他们挥洒汗水,追逐荣光;
一切的努力,都源于心底的热爱。

运动点燃希望,拼搏成就梦想。

  未来这10天,他们将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冬残奥会历史。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2   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

最后呈现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的雪花的图案,伴随《冬奥之花多美丽》的音乐,火种缓缓升起到“鸟巢”上空。

  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2月13日凌晨1点,距离北京2022年冬残奥开幕还有19天,位于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的排练场地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十米高台上,编导裴云用麦克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我们这个舞蹈俯瞰才是最好看的,只有在裴导那个位置才能看到整个雪花的造型。

”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参与《圆舞曲》的编创。

谈起《圆舞曲》的编创,她立刻一路小跑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表示每根牙签就代表了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   墙上的时钟还在滴答地走着,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早上9点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排练得晚些。

”每天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发各节目第二天的排练时间和场地,《圆舞曲》的结束时间总是出现“拉晚”两个字,“拉晚就是没有点儿,直到完成当天的排练任务,最晚一次是到(半夜)2点。

”   磨破的舞鞋是她们的勋章   “她们又来擦地板了,鞋都磨破了。

”夜里十点半,刚转场来到模拟场地,看着躺在地上的演员,工作人员不经意地说。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一个,演员穿着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要演员躺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

”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脚趾头调皮地说。

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她的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我们出发的时候,学校举行了欢送仪式,春节还寄来了零食大礼包。

”学校的关心让她们备感温暖。

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   没有一名演员退出   腿上、胳膊上、腰上到处都是淤青,魏菁阳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

“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的协调一致,控制好旋转,就成了舞蹈成功展示的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地方,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练习和磨合,才能做到“人椅合一”。

  高强度的训练,让演员的精神状态都高度紧张,尤其是还没经历过重大演出的四队学员。

一天半夜,正在睡觉的郭京乐突然坐了起来,嘴里说着梦话“好累啊”,学员刘嘉星梦里坐起来打着节拍,嘴里说着“一二三四,错了错了”。

同住的老师都被吓了一跳,开心一笑后转而又心疼这些刚读初三的学员。

四队是艺术团2019年面向全国招收的附属学校学员,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重大演出。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很多演员都曾有过怨言,最后大家都坚持了下来。

“为了祖国、为了冬残奥的信念,李文倩老师的暖心鼓励,大家的'
互相打气,最终让我们都坚持了下来。

”魏菁阳坚定地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3   3月4日晚,当视障运动员李端登上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台,或许连他自己也想不到,他将迎来自己人生中“最漫长”,或许也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分钟。

  他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摸索着雪花,终于找到了火炬的卡槽。

但几次尝试想要将火炬嵌入主火炬台,都因为火炬的角度不对而未能完成。

  他试着旋转火炬,双手一起往下按,但依旧没有成功。

那几秒,感觉时间都在等待他、陪伴他、鼓励他。

突然,现场一位观众大声喊出了“加油”。

随后,声声加油,全场掌声,毫不吝啬地给了他。

  这次,李端双手举着火炬,差一点就嵌入了主火炬台,但还是没成功。

  “加油!加油!”在全场观众的助威声中,李端又经过了几次尝试,终于把火炬稳稳嵌入主火炬台内。

  成功了!李端奋力挥舞着左拳,但右手依旧不敢离开火炬。

当他听到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才将紧握火炬的右手松开,高举双臂欢呼。

  短短的一分钟,李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刚从主火炬台走下来,这位曾经入选国家青年男篮的东北硬汉,声音依旧有些颤抖。

  “盲人点火,肯定会有困难,但只要你坚持不懈,把困难挺过去,没有咱中国人,包括咱中国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做不成的事!”李端说。

  李端特别感谢在那一分钟里,为他加油鼓劲的人们。

  “我们盲人感觉不到光亮,但是能感觉到声音,能感觉到那些帮助过我和一直支持我的人们,就像残奥火种在我的右上方,温暖着我右边的脸和我的心,那种感觉特别好!”   李端曾是篮球运动员,18岁时,他在备战CBA新赛季时意外失明。

此后,机缘巧合中,李端再次踏上竞技场。

出众的运动天赋,让他在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跳远、三级跳远比赛中夺得冠军。

  “我现在的心情和我当年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心情是一样的!”李端说,“感谢‘双奥之城’,感谢这么好的时代,让我有机会两次来到‘鸟巢’。

第一次是参赛,9万名观众和我一起唱国歌,第二次是点火炬,虽然我看不见,但我要让全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这个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4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时隔几天,至今还有许多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其中,主火炬点燃的过程让所有人动容:   最后一棒火炬手——田径运动员、两枚残奥金牌获得者、视障运动员李端,高擎火炬走上“雪花”,多次尝试将火炬摆放到正确位置,均未能成功。

就在这时,一声响亮的“加油”声带动全场观众自发为他呐喊鼓劲。

开幕式临近结尾的这一幕,生动诠释了永不放弃、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也成为当晚最温情的一幕。

最终,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下,李端将火炬稳稳放在“雪花”中心。

  在开幕式导演沈晨心中,这也是当晚最精彩的一幕,真正体现了主创团队创意——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完成突破,冲破阻碍,最后到达彼岸。

“那一瞬间就是开幕式的名称——生命的绽放瞬间。

”   同时,这一幕也体现了主创团队一直想呼吁的残健共融、团结友爱。

“那一瞬间,我们也很紧张。

我想,运动员也是听到这声加油和大家对他的鼓励,激励他突破了自我——这就是团结,这就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壮举。

”   沈晨坦言,邀请一位盲人点火,是“最大胆的方式”。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盲人点火的先例。

”他说,“用盲人来完成点火风险会比较大,但是在经过场地训练以后,还是有一定把握。

所以开幕式那天晚上,我们所有人很激动,也很紧张,特别为这一棒运动员骄傲,他真正完成了一个壮举。

”   除了台前的感动,沈晨的感动更多来自幕后。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演员中,残疾人比例占到约30%。

比起“残疾人演员”这个称呼,沈晨更愿意叫他们“残疾人朋友”。

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这些朋友给他带来了太多触动,把最美好的样子留给了舞台。

  让沈晨记忆犹新的画面有很多:比如2月22日那天,因为时间紧张,排练持续到深夜。

演出人员中有老人和孩子,考虑到身体原因,沈晨请他们到旁边休息,但每当听到“再排一次”的指令时,每当灯光大亮一瞬间,老人和小朋友还是迅速到位,坚持训练。

这样的故事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还有很多,每一个都让沈晨潸然泪下。

  沈晨说:“我知道他们和我们一样,每个人都在为冬残奥会而努力,他们不想因为身体原因而对排演造成阻碍。

这也是一种突破自我,一种自强不息。

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最终收获了开幕式的胜利荣光。

”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5   3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成功举行,但关于主火炬点燃细节,直到仪式开始后依旧对媒体记者们保密。

直到最后一刻,高擎火炬的中国运动员李端走到“雪花”中心,点燃主火炬。

正如开幕式导演沈晨所说:“我们用了最大胆的方式,邀请一位盲人来点火。

到目前为止,在我所了解的残奥会和冬残奥会中,还没有过盲人点火的先例。

”   更令人动容的是仪式当晚的小插曲——由于不可避免的视障原因,李端在点燃主火炬的过程中多次让火炬错失点位。

然而,现场在短暂的沉默后,突然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全场观众开始自发为他鼓劲呐喊,这温馨而励志的情景成就了开幕式上经典的画面,在一声声嘹亮的“加油”声中,李端将火炬稳稳嵌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成功点燃,熊熊燃烧!回忆起这一切,李端说:“(点火)这个任务交给我,我有信心有决心把它完成好。

”   1978年出生的李端是位东北汉子,具备不错篮球天赋的他曾两次入选国青男篮。

然而,就在备战1996至1997赛季CBA联赛时,因为一场意外,李端不幸失明。

磨难袭来,他也曾有过颓废放弃,但很快便从黑暗中站起,走上了人生的新赛场。

虽然告别篮球,但他开始学习盲文和盲人按摩,很快就掌握了盲文基础知识,掌握了运动康复技能。

此后,他更在各级残联的推荐帮助下,重启了运动生涯,考虑到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弹跳好、下肢长的特点,最终将三级跳远定为主项。

  “练跳远必须要跑得直,而且步点要准,步子大了,踩过起跳区就犯规了,步子小又没进起跳区,歪了还跳不进沙坑。

”谈及三级跳远,李端觉得与开幕式的火炬点燃十分相似,既要精准,又要胆大心细。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李端从2000年到2012年,在参加的4届残奥会中夺得4块金牌,并以高超的竞技水平征服了赛场,征服了观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掌控自己命运的人生“三级跳”。

  当晚,作为开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和全场9万名观众高唱国歌,李端感到特别自豪。

他的话中既带着荣誉感,也有责任感:“我不只是代表自己,我代表所有的运动员和残疾人运动员,我要把这些运动员和全国8500万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出来,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有信心。

”早先接受媒体采访时,李端还曾说过“受伤的战士还是战士”,奔跑不息的他,也将继续绽放光芒。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6   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北京体育大学的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冬残奥圆舞曲》的音乐,在国家体育场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点,距冬残奥会开幕还有19天,北京顺义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依然灯火通明,临时搭建的10米高台上,编导裴云不断喊着指令,90名演员在手语老师帮助下调整着自己的位置。

编导李文倩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次借调到导演组参与《圆舞曲》的编创,她非常兴奋地一路小跑来到场边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签摆出了各式各样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签就代表一名演员,我们最初想了100组雪花造型。

”李文倩说。

  《圆舞曲》的排练结束时间总是很晚,艺术团舞蹈一队聋人演员魏菁阳打着手语:“我们通常是早上9点排练到晚上11点,如果是在这个模拟场地排练就会更晚些。

”模拟场地是三个训练场馆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员都穿着厚厚的长羽绒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滚动作,需要演员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练下来,地面都干净了。

  两个多月的排练下来,大部分演员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阳用黄色胶布把自己的红色棉舞蹈鞋缠住继续排练。

“你可以看看刘巧的舞蹈鞋。

”艺术团三队演员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脚指头调皮地说。

舞蹈三队演员刘巧的舞蹈鞋已经可以开口“说话”了,她和队友都是艺术团附属学校2015级学生,现在一起就读于长春大学舞蹈专业。

艺术团新买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没有人去换新鞋,“都不想换,磨损得太快,这样节约一些。

”这一双双破损的舞蹈鞋,也是演员们为冬残奥会开幕式奋斗的战绩。

  《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转是关键,也是训练难度最大的环节,这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体。

魏菁阳说:“我们刚开始练,身上被椅子硌得到处是淤青,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睡觉都能疼醒。

”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并没有阻挡大家训练的热情,最后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人退出。

  “鸟巢”的夜晚,他们用希望和坚持舞出了一副流动的冰雪美景,让冬残奥之花绽放。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7   在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由团长邰丽华带领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与北京联合大学等45名听障演员用手语“唱”国歌,虽无声,但意浓,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在登场前的后台通道内,所有演员正在有序备场,当场内的国歌声响起,只见演员、工作人员整齐站立,听障演员也随之站起来面向场内。

没有人指挥,这是刻入身体的自觉;
没有人要求,这是留在心中的热爱。

  手语和口语一样也有方言,最初各地都有不同的习惯手势。

邰丽华回忆起以前“唱”国歌的时候,由于没有标准,也没有节奏,打手语时畏首畏尾。

“就像唱歌跑调一样,小心翼翼放不开。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用手语版正式实施,邰丽华正是国歌通用手语推广的示范者。

2021年全国“两会”上,邰丽华用手语唱国歌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坚定、有力的动作感动了网友。

“现在有了国家标准,我们打起来更有力量了。

我们也能大胆地把对祖国的这份热爱表达出来,向世界传递一种精神力量。

”邰丽华自信地说。

  此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是历史上首次将手语唱国歌作为表演元素增加其中。

“能够站在这个舞台,用手语唱国歌,就是国家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生动体现。

”在排练的时候,全体演员尤其注重细节的把控。

“前进”手势的方向,“不愿”转头的幅度,邰丽华一遍一遍带着练习,纠正动作和表情。

“国歌是庄严神圣的,我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了残疾人的形象。

”   演出方案最初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的女大学生,在邰丽华的建议下作出了修改,“我们的国歌是铿锵有力的,只有女性,似乎缺少一些让人振奋的力量。

”此后,导演组增加了12名听障男演员。

国旗下男子的阳刚和女子的柔美相得益彰,整齐划一的动作、坚定的情感,一次次打动观众。

  奏唱国歌时不仅有残疾人代表,还有健全人。

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和残疾人共同完成一项表演任务,他们推着轮椅,搀扶盲人,逐渐和残疾人融为一体。

邰丽华特别提到这次冬残奥会上的融合理念,“残健融合理念才是最为重要的。

”邰丽华说。

  残疾人是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既体现了体育精神,也是“平等、参与、共享”理念的体现。

一位北京体育大学学生对记者说:“几个月的训练,我们天天和残疾人朋友在一起,我都学会手语了。

”的确,在交流中共进退,在和谐中同成长,正是这样的有爱互助,让手语演出成为开幕式亮丽的一幕,成就了难以磨灭的精彩瞬间。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000字8   开幕式上,伴随着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冉冉升起,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回荡在国家体育场上空。

很少有人知道,此次演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的乐手是47名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

  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是一支由盲人组成的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由34名老师、36名盲孩组成。

历经10余年的发展,乐团现已发展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

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10岁。

  扬帆管乐团的负责老师介绍,2021年11月接到演出任务后,根据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工作安排,他们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

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只有49天时间。

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5天内就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北京。

负责老师告诉记者,管乐团的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不少孩子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能够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所有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振奋不已。

  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饮食不习惯……各种困难接踵而来。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

因为视力障碍,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孩子们做起来非常困难,需要老师们手把手指导和纠正。

此外,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

演奏时,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吹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

孩子们每天都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习,他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得一次比一次好。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后,感动地称赞:“音准特别好,演奏得特别棒,你们太棒了!”   训练中,每当询问孩子们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他们认为,能够参与冬残奥盛会,这份荣耀就值得全力以赴。

;

东京残奥正在火热进行中,会场上有哪些令人感动的瞬间?

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场景是非常让人感动的,我们透过这些场景也可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真情。

其中不仅包含有感激、热血沸腾,还有更多的爱。

在残奥会的现场上,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热血沸腾的场景,而且也会给我们一种震撼,以及不同的感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有许多观众表示都会热泪盈眶,也有一些网友表示,在奥运残运会的现场看到了不屈的灵魂。

一、奖牌榜在本届的残奥会中,中国以106枚奖牌的好成绩位于奖牌榜的第1名,这对于我们来说,就已经非常让我们感动。

因为我们都知道残奥会的参赛人员都是一些残疾人,他们在身体方面可能会存在一些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虽然身残,但是志不残,在各种赛场上,他们都会全力以赴,势如破竹,然后取得不屈的成绩。

二、体育精神我们都知道,体育精神不仅仅在于竞技,更在于挑战。

挑战的不仅仅是对手,而是对自身极限的一种挑战。

在本次残奥会的现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来自各国奥运健儿们拼搏的样子,他们将体育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们在观看各种比赛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努力克服自身身体缺陷来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以及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三、冠军梦我相信每一位参加体育比赛的一些成员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冠军,所以在本次残奥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的成员在本次赛场中实现了自己的冠军梦。

这不仅仅是一场赛事的冠军,而是他们对于这一行业的追求也是他们心目中的一些梦想,甚至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本次残奥会也是他们肉体以及灵魂的较量,更是命运与其心神之间的博弈。

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第一天,出现了哪些温暖瞬间?

在2020东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第一天,出现了很多温暖的情节,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件事情,1、导盲犬带着盲人运动员进场;
2、独翼飞机在运动场内飞行;
3、运动员们用头打招呼。

1、导盲犬带着盲人运动员进场首先,在现有的动物种类中,能够帮助到盲人的动物,只有导盲犬这一种,导盲犬本身是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大量的训练的,所以说导盲犬其实是非常难得的,训练、养育一只导盲犬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而在东京的残奥会中,很多盲人运动员就是由可爱的导盲犬带着进场的,这些导盲犬在当天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大家看着这些可爱的导盲犬安安静静带着运动员们入场,也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美好情感,实在是温暖无比。

2、独翼飞机在运动场内飞行其次,在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中,有很多运动员都是少了一只胳膊或者少了一条腿,严重的甚至是因为意外而失去双手或者双腿,所以东京残奥会就设计了独翼飞机飞行的环节,独翼飞机在赛场一直飞行,这就是在告诉各位残疾人运动员,即便是身体残缺了,但是依然可以在奥运赛场翱翔,他们等待了五年的梦想也可以在奥运赛场上实现。

3、运动员们用头打招呼另外,因为今年疫情的原因,所以运动员们不可以亲密接触,再加上很多运动员可能并没有手来打招呼,所以很多国家的运动员都是用摇晃头部的方式来示好,这样的场景不仅十分可爱,而且也令人心里暖洋洋的。

最后,东京残奥会赛场上其实也有很多小的温暖细节,尤其是运动员们的互相帮助,不仅让人觉得温暖,更是看得人无比感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人评论 , 7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最新留言